7月6日的早上,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常青藤”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西城区李家村和斤坪村,对当地的“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进行了调研。在一间简陋的土房里,一位老奶奶对她的老伴这样说:“不要垮着脸,孩子们又得想东想西的了。”尽管老人的孩子没能经常在身边,甚至是在老人生病的时候,孩子都没能守在他们的身旁,老人仍然不曾责怪他们,更多的是对儿女们的理解。
在走访了李家村和斤坪村的一些人家后,队员们发现,这些老人大多经济困难,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种地,每个月只有老年金补贴,其他的补贴政策并没有到位。儿女们大多在外打工,逢年过节才能回来,有的甚至因为家庭矛盾而好几年不回家。由于老人们大多不识字,所以对于新政策也并不了解。每当我们走进一户人家时,老人们总是很热情的迎接我们,与我们的攀谈也十分热切,由此可见,老人们非常想要有人能够倾听他们的声音的。
结束了与老人们的交谈,队员们前往双丰村的“空巢”老人协会,对协会会长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后,队员们感受颇深。虽然“空巢”老人协会确实已经成立并且在运转,但是对于丰富老人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却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首先,协会内部组织编制尚未成熟,管理人员尚未到位。协会附属于村委会,职责不明。其次,协会提供的一些服务并不切合老人们的实际需求,协会与老人的交流和沟通也不够,导致老人还保留着一些旧观念,其结果就是他们没有非常积极地参与协会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最后,协会的各种备案、记录不齐全。没有较为完整的 “空巢”老人信息库。
对于如何建立好农村“空巢”老人协会,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成立协会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要切实改善老人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安度晚年。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关心、是帮助他们反映问题,而不是同情。“同情”是我们的俯视,而关心则是平视、仰视。平视他们同样是作为社会的成员之一,仰视他们作为长辈那份永远首先为孩子着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