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写入了新党章。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如何正确处理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正是当前大学生积极探求的话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恰好适应了大学生的这一需求,有助于启发学生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行思维创新,对现实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汽车学院团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广大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活动。从中,也总结了许多新的体会:
一、做大、做强、做活学院教育,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1、要在教育新一轮发展中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学院由于学科的优势、人才的优势、东风公司背景优势和创新环境的优势,理所当然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体现了学院强大的知识原创能力。
2、要在教育新一轮发展中大力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应该培养、集聚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文明的校风行风和校园环境,提供各种学术观点交流和创新的宽松舞台。只有这样,学院才能对社会文化进步产生持续的推进作用。
二、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路线。
1、要坚持走开拓创新之路。要在两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要突破就教育论教育的狭隘思维。为此首先要打破各种壁垒,高校和产业部门要形成紧密的战略同盟。我们同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在学术研究、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实施全面的合作。而且高校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特别是在高校园区建设中,要力求校区、园区和社区紧密结合。
二是要突破计划经济的僵化思维。我院高等教育缺乏其他高校那种一往无前的闯劲,也缺乏运用社会资源和市场机制的意识和能力。一讲发展就“等、靠、要”。在下一轮的发展中,我们要抓住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契机,采用“引”和“逼”两种方式,让学院面向社会和市场依法自主办学,使我们学院真正能够在做活中做大、做强。
2、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当前,我们要着力把握三个关键:一是准确定位。要做到学校的准确定位和发展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色。
二是要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基。每所学校都应该集中人力物力建设自己的品牌专业,对需要扶植的专业可以建立“学科特区”,采取特殊的政策;防止低水平的扩张,着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学科。象汽车学院的汽车、机械、材料等专业学科。
三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评估,提高师资质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和施展才能的舞台。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在改革中加强,改变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要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提出的“三个结合”的要求,即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希望广大高校理论工作者继续加强学习和研究,自觉地在理论创新上下功夫,在改进学风上下功夫,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上下功夫,在解疑释惑、破解难题上下功夫,为推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出新的贡献!
另外,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探寻科学真理的基地,传播优秀文化的窗口,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高校的发展与“三个代表”的要求密切相关。
首先高校要不断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和应用的过程。大学就是和这样一种以知识为特征的生产力紧密联系的地方。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高科技成果,加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步伐,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高校的第二项任务就是培养人才。除了把人类已经积累的知识向下一代传递,同时也把创新知识的理念和方法传输给他们。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今后生产力发展的潜力大小。高校的第三项任务就是利用自身科学技术密集和人才资源密集的优势进行高科技产业孵化。
其次,高校要不断促进先进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大学都是文化重镇。大学本身就是文化的象征,是新文化的摇篮。高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进步文化连接的桥梁,作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应该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源。
再次,高校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迫切愿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人民群众要求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努力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或者以各种延伸形式搞好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办好独立学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大学生在校期间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目标来倡导形成先进的大学校园文化,这对于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是极其重要的。先进的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精神、校园风气、校园文明和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
大学的校园风气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和党风,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影响校园风气最重要是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由于各校传统不同,有的校风以务实、求是见长,而有的则以开拓、创新著称;有的崇尚兼容并蓄,而有的则以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为自己的校风。
大学的校园文明是陶冶师生品德的重要条件。在校园里,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行动,多接触社会,了解人民群众,这对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避免急功近利,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不少学校都以“厚德载物”、“敬业乐群”、“止于至善”作为对师生的期望。对于大学校部机关而言,应当提倡“学生第一、教师第一、服务第一”这样的精神文明。
大学的文化环境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软环境。高校应当倡导让大学生具有宽厚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懂历史、爱音乐、会艺术,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和各种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以“三个代表”的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且把治党和治国结合起来,把党的建设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统一起来,使“三个代表”要求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治党为了治国,治国必先治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如何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了新的思路:首先,党的领导无法“代替一切”,而只能“代表根本”,这一“根本”,就是通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要转变党的执政理念和领导方式,在社会生活多样化的条件下,党要从立足于处理“两类矛盾”转变为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利益矛盾,从“一元化”的“领导一切”转变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致力于形成“了解民情、反映民情、集中民智”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以及发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以从根本上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再次,要解决党作为“三个代表”与依靠力量的关系,正确评价工人阶级的变化、知识分子的作用和新社会阶层的地位,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高等院校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教育尤为重要。必须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群众观和权力观,加强平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多一点人文精神、人道精神。同时高等教育还要更好地体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加速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让更多的人群包括困难群体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对于理论发展本身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对于理论的教育和传播、对于将理论转换为实际的行动,对于构筑理论与政策、理论与行为之间的桥梁,更是至关重要的。作为高等学校,努力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是我们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同时也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能够很好地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就能够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使学生在广泛的知识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其首先成为社会成员中的优秀分子,并进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