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就会有收获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作者:记者团唐航
今年暑假,由学校院报联系,我得以在十堰晚报实习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所见所闻,都让我受益匪浅。自己对于新闻写作一窍不通,喜得有老师教诲,只因生性愚钝,仍有许多不懂之处,但总算有写眉目了,实在是非常感激,自己也是非常高兴的。
刚开始时,很是尴尬。老师们都很热情,但是他们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忙得紧,而自己又一点都帮不上忙,只好坐在一旁看看报纸。看着各位记者进进出出,忙忙碌碌,键盘敲的飞快,电话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打,心里艳羡不已:自己哪一天才能如此呢?老师们忙,自然不好意思给他们忙上添乱了,于是一份报纸,便度过了一天,真真是清闲日子,仿佛是机关职员一般,上班就是喝茶看报。
这样过了几天,刚开始的兴奋便淡了下来,后来,甚至都虚无缥缈了起来。没人理睬倒也好说,各位记者都忙,这大家都知道,没有怨言好讲。恼得是自己不上进,来了这么久,还是什么都不清楚,别的实习生都已发稿了。于是便窘了,心虚了,犹犹豫豫的,到了晚报门口,便踌躇着,如何进去?整日什么正事也没干,在别人面前瞎晃悠,自己都觉得自己碍眼,也不知别人是如何想的。到了最后,终于把牙一咬,心一横:管它呢,先进去了再说。
一天,有机会和别的实习生闲聊。他们是新闻专业的,见解自然十分的不同。不说别的,单是那份我一天都不知看了几遍的报纸,他们就能看出好多东西来,比如版面的编排,每一版的格式,哪块一般都是放什么类型的新闻等等,听得我心虚极了:自己可是是什么都没注意啊。于是赶紧向他们虚心求教。“听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这话果真不错,心里亮堂了不少,这又让我欣喜了一回。
在那里,听记者们打电话也很有意思,分事情的轻重缓急,看对象的形形色色,态度或软或硬,语气或亲切或严肃,桩桩件件都处理得的漂亮,给我了不少启示。
实习快结束的时候,参加了晚报的一次会议。别的没有印象了,但是他们的报人的职业道德,我却听的明明白白。在这里,我把它写出来,让我们共同学习吧:客观公正不失假,导向正确不偏航,遵纪守法不出轨,保护隐私不吵作,舆论监督不为私,忠于职守不畏惧。这些要求我觉得对我们来说也是适用的。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实习就结束了。这一个月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实在是让我有了很多收获,希望这样的机会以后还有。